第二百二十五章 澄心观-《天子宁有种》
第(2/3)页
几人垂眸观心,屏息静待圣谕。
皇帝亦无过多赘言,仅以温言谕示,并一一勉励。旋又细加叮咛了几句,交代罢诸般事宜后,乃命御前近侍以金帛财物,赏赐在殿诸臣,以示激励。
李奕本以为皇帝会另外嘱咐自己几句,然而看样子并没有这个意思。不过他转念一想,该交代的事已经通过魏仁浦的口中传达,皇帝没必要再亲自重复一遍。
随后,众人大礼拜谢恩赐,皇帝遂不再多言。几位臣工察言观色,于是便按次序躬身告退。
李奕却留在了最后,向着御座深深一揖:“禀陛下,臣斗胆有微末之物欲献于御前,恳请陛下稍留片刻,容臣奏闻!”
柴荣本欲起身离开御榻,听闻此言,动作为之一顿,视线霎时又投回到李奕身上。
他的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炯炯,显出几分兴趣:“哦?爱卿说来听听?”
李奕当即告罪一声,请求皇帝准许让人把皮囊子送进来,再由内侍恭敬捧至皇帝面前。
“臣所献之物有三……一是‘酿酒蒸馏’之法门,以精巧器具反复蒸煮可得清澈如水、遇火即燃之烈酒,臣暂名之为‘酒精’。此物于军中效用极大,疗伤防腐胜金疮药倍许,亦可助引火及勾兑后少量饮用以驱寒。“
“二是‘石灰煅烧’之技艺,精选灰石、黏土等物煅烧成粉,遇水凝固便坚如磐石,其强度与耐久性极佳,远胜寻常三合土。用于修筑城墙、堡垒、道路、桥梁,可使其固若金汤,速干且不惧风雨侵蚀。”
“三是‘城市营建’之规范,如何规划水陆转运之便,如何利用地势营造景致与功能兼备的格局,如何借助水泥快速构建大型且坚固的设施,如何确保坊街市集的排污、防火之策,以及诸多繁杂的注意事项,皆已整理成册。”
“……”
柴荣一边翻看图文并茂的册子,一边听着李奕的解说,同时微微颔首,显然对这三样东西的价值了然于心。
那战场上治伤救命的酒精,早在去年的攻蜀之战中,就已经派上了用场。
李奕虽是以个人名义携带了数十坛,用以消毒疗伤,效果却是有目共睹。
将士们伤口感染溃烂的机率大大降低,对那些轻伤的士卒尤为有效——洗净裹敷之后,竟能挽救不少本应丧命的儿郎。
这份实实在在的效用,随着李奕的战报和随军郎中的称颂,经由枢密院传入了皇帝的耳中。
只不过李奕把酒精的来源推给了李氏酒铺,言称是蜀地酿酒世家李氏的独门技艺。
因此去年首次南征时,朝廷便也向李氏酒铺采购过一批。
至于水泥的神奇和龙津街市的变化,更是早就通过王朴之口,详细的禀明了皇帝。
而且皇帝前不久亲临御苑举行宴射,御驾途径龙津桥畔一带时,也目睹了焕然一新的街市。
“爱卿所献之酒精、水泥、营建规划,皆乃经世致用之学,功在社稷,利在黎庶,实为不可多得之妙法!”
听到皇帝称赞,李奕躬身道:“臣惶恐,不敢贪此之功。那酒精蒸馏精粹之法,乃为蜀商李氏感念陛下赐予专营、减免商税的恩德,主动托臣代为献上,以为报国之道。”
“而至于水泥煅烧之秘,及那城市营建统筹的详细图规纲要。虽有臣奔走操持、全权督办,但此类经世奇术,并非臣这等粗陋武夫所能独创。”
“其中首功,当归于道长左从覃。他于深山清修之时,偶然窥得煅烧矿石之玄机,更兼晓山川地理、营建风水之术。臣不过是得左道长相助,加以实践验证、整理记录而已!”
“左从覃?”柴荣抬眼看向李奕,面容上忽然浮现一丝恍然,“是了,朕倒是想起来了!去年爱卿从陇右得胜归朝时,曾有御史风闻奏事,弹劾你‘掳掠道人父女,强纳其女为妾’……所说可是此人?”
“正是此人!”李奕坦然承认,随即澄清道,“还望陛下明鉴,臣并无强掳之举。左道长乃通晓大义的隐世高人,自愿携女追随王师还朝。而其女与臣亦结缘于情投意合,两情相悦,绝非御史所言那般不堪……”
“好了好了!”柴荣笑着摆摆手,打断了他的辩解,言语间尽是不以为意,“朕不过随口一提,又没怪罪你的意思,何须如此紧张?”
莫说此事子虚乌有,即便是真有,但没有闹出什么乱子和风波来,柴荣也根本不会去追究什么。
一个不扰民不害命的山野女子收于府中,在这世道下又算得了什么?
不然真要上纲上线,武夫们身上鲜少没有污点的……残暴嗜杀、贪财好色,总会沾上一样。
“陛下圣明体恤,臣感佩于心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