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天气转暖,郑晓宝再包了一辆中巴车,来到了红星村。 一圈红色的砖墙,几排红砖房子,铁皮大门口,还站着两名保安人员。 “嗬,我们这都是大干部的待遇了!”阎埠贵显得很兴奋。 依次进入到院内, 大家查看着一栋栋坐北朝南的屋子,再看看屋前:连休闲用的小块菜地都有。 院里的面积很大,还有散步的场地;屋子的功能很全,另有活动室、阅览室等房屋。 一应俱全,大家都很满意。 “郑总啊,我应该感谢你才对!”红星村村长朱玉可——也就是秦京茹的丈夫朱二狗,走进来说。 他的身边, 就是先前的那位进城晃了两年的秦京茹。 相互客气几句, 朱玉可握着郑晓宝的手:“你还帮我们村里解决了五保户的问题, 真是感谢,感谢。” “相互关照、关爱,这是应该的。”郑晓宝客气地说。 许大茂见到秦京茹,眼神显得很不澹定。但这并没有什么意义,秦淮茹就站在自己的身边。 另外,秦京茹为了避嫌,肯定也不会再承认两人原来搞过对象的。 秦淮茹见到堂妹,彼此问了好。两人现在既不会有过分的亲情热度,也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。 秦淮茹的丈夫许大茂,目前做着房屋买卖的掮客,外快随时会来; 秦京茹安心辅助丈夫朱玉可的事业,也过得很舒心。 大家说笑了一会儿,食堂的人员招呼着说:“开饭了,快来吃饭吧。” 环境很好,不知道饭食怎么样。刘海中、阎埠贵等人,急匆匆地赶去了食堂。 明亮、宽敞的屋子内,一排排整齐的餐桌上,摆着亮晶晶的钢制自助餐盘。 大家坐好在餐位上, 看着厨师推着餐车,亲自走到身边来。 白菜豆腐。红烧肉炖海带、素炒小白菜,另有一碗紫菜汤。主食,依据个人喜好,或者是馒头,或者是米饭。 一边吃喝,阎埠贵一边称赞:“没花一分钱,吃得还真顺口儿。” 大家纷纷附和,对这样的饭菜质量表示很满意。 吃过饭,郑晓宝再带着大家向院外走去。 “这是‘饭后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’啊!”刘海中开心地说。 “带你们去看看养猪场!”许大茂豪气地说。 两边肯定不能直接挨着,这边是养老院,中间隔着一块菜地。下风口的位置,就是一片开阔的养猪场了。 “这是跟村里合办的。”郑晓宝边走边介绍着说。 “以后吃肉可不发愁喽!”阎埠贵说完,觉得鼻子泛酸,不禁抬手抹了抹眼角。 三大妈在一旁,掏出手绢后自己先擦了擦, 再递给老伴儿:“可是比跟着解成他们一块儿好!” “哈哈哈!”许大茂笑得很豪放自在,“那几个混账小子,还不如猪呢。” 不管怎么样, 无论是在大院里没房的,还是房的,只要是够了年龄的老人,就自主地住进了这个养老院。 为了避免老人们寂寞,郑晓宝再出资购买了几台电视。 这下,养老院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。或者下象棋、下围棋;或者打乒乓球,再就是看书看报看电视。 总之,这些老人在这里,既有专门的厨师,以及服务人员看护着,又能做申请后,到外面熘达熘达或是被子女接回城里住几天——只要双方乐意的话。 郑晓宝站在河岸边,看着反射着阳光的水花跳跃着流逝,再打量了一下四周。 这里,未来将会毗邻五环路,不会再有这样清闲的场所。但不管怎么说,这些经历颇多的老人,将会安心在这里养老。 许大茂站在他的身边,心里开始打起了小鼓:我安排好了啊!怎么这小子没有被紧缺的资金打趴下啊! 这话不能直接问,他只得换个方式:“晓宝,最近公司那边经营得怎么样,还顺利吗?” “托您的福。”郑晓宝微笑着说,“是紧张了一段时间。但都还好,我卖了几件老物件儿,把难关顶过去了。” “那么容易挣钱啊!”许大茂眼睛瞪得老大。 “你别掺乎。”郑晓宝劝告着说,“做这个压资金,又不好保管。” 许大茂也知道,这事儿对他而言势比登天。但见到别人,尤其是年龄比自己小很多、又有旧仇的郑晓宝这么容易地挣钱,他肯定心里痒痒,心里不服气。 “哎,”叹口气,他无奈地说,“总觉得钱紧。” “钱紧?你随便问一个人,看谁不都有这个想法?”郑晓宝劝说着,“安心过好日子就得了。适合自己的,就是好事。总不能去偷去抢!” “这倒是。”许大茂眯着眼睛,看着河水发呆。稍后,他就顺着郑晓宝的话往下多想了:就是啊。做掮客虽然挣得不少,但总是慢啊。 许大茂也算是在社会上混的人,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玩意都熟悉。 近几年,无论是提前挣到大钱的人,还是没钱跟着起哄的人,都开始了较大金额的赌博活动。 开始是一块几块,后来就是十几几十块,再就是成百上千。 许大茂也参与过,但不敢玩的太大。可看着别人玩,对于他来说真是惊心动魄,真是酣畅淋漓。 一沓子钱,一会儿跑到这个人手里,一会儿跑到那个人怀里。 比干什么来钱不快! 心里打定了要参与一把的主意,他浑身都觉得舒泰了。 养老院这边安顿好了,郑晓宝再跟大院里留下的住户,商量换房的事。 无论是搬到前院集中居住,还是换到中院居住,争论到最后无非就是钱的事,因为房子的质量和朝向,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。 郑晓宝先是甘愿吃点亏,但还是不能解决核心问题:都要提高居住面积。 狠狠心,他把这七八户居民的代表,聚集在了自己的家里。 不用多说,他直接发了话:“现在的面积,我给你们每人加五平米,另外再补一千块钱。” “也没这么大空地儿啊。”代表们说。 “我买下来隔壁的院子,已经计算过了,足够。”郑晓宝漠然地说,“条件就是这条件。行,咱们就痛快做换房的手续;不行,这事儿我永远不提了。” 第314章: 话说到这份上,谁也不跟钱有仇,谁也不跟白来的利益较劲。 大家再到附近的院子查看一番后,也没什么意见可提的:院子里,从地面到房屋,已经被郑晓宝提前修葺一新了。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,大家开始走手续。 忙乎到八二年的秋天,榆树胡同四十号院子,落在了郑晓宝的名下。 冉秋水站在除了自家人再无旁人的院落里,感到身心极为放松。 仰头看着京城湛蓝的长空,激动的泪水从她眼角滑落。 抬手帮她拭去了眼泪,郑晓宝安慰着说:“秋水,日子会更好的。” 点点头,冉秋水用带着泪光的眼睛看向他:“晓宝,这不会是一场梦吧?” “喏。”郑晓宝笑着把胳膊伸在她的面前,“你舍不得咬自己,就狠狠地咬我一口。” 笑着抱住他的胳膊,冉秋水再担心地问:“真要拆迁怎么办?这么好的大院就不会再有了。” “先不说这大院不会拆迁,就是真的拆迁了,我们也一样过幸福的生活。”郑晓宝说得很有自信。 不再顾忌拆迁的事,郑晓宝开始对这所大院进行细节装修。 房屋修葺是一方面,另外关键的是:要在大院里做上化粪池。这样,就可以既在院里做公厕、屋内做卫生间,也就不必无冬历夏地跑去院外的公厕了。 几个月的装修下来,这所大院焕然一新。 格局与原来一样,色调与原来一样。不同的是,地面上的建筑,重新被粉刷了。 灰色的屋嵴、红色的隔窗;院子中央是假山和鱼池;墙角是枫树、竹子。 地面以下,也被他开出来一个数米深的空间。 这里面,他暂时做了简单处理,等以后科技水平提升了,再安上恒温恒湿的设备。 做什么用?肯定不用住到下面去。那里面,将会作为珍品展示区。 前院,做了“盛文”文化公司的办公地点; 中院,做了收藏品展示区; 后院,是他和一家人,包括冉泽平夫妇居住的场所。 三位大爷先后离开了这所大院,包括何雨柱、许大茂等人。这所大院,从大杂院的状态,转为了私密的空间。 八四年的春节,这所大院里,迎来了久违的老住户、现在的贵客。 何雨柱和娄晓娥,带着两人的两个儿子,来到郑晓宝的院子里做客。 彼此见面,少不得感慨唏嘘一场。 听了郑晓宝的叙述,何雨柱为这些年大院里发生的这些杂事,既是惊愕,又觉得欣慰。 惊愕的是,他觉得看起来都很平常普通的这些人,会有这样的复杂的事情做出来; 欣慰的是,他为刘海中、阎埠贵等人有了养老的地方,觉得很放心。 对于这个大院的人,娄晓娥肯定没什么好感。甚至,她对于许大茂、刘海中之流,只有愤慨。 “总是那个时代远去的事儿,别再多想就是了。”何雨柱宽慰着说。 想了想,他再对郑晓宝笑着说:“这事儿要是放在十几年前,打死我也不敢相信。最终,你郑晓宝能做成这么大的事儿。” “心想事成。”郑晓宝不在意地说。 沉默了一会儿,四十几岁的何雨柱有点激动了:“晓宝,哥哥记着你呢。你说,我该怎么感谢你才好?” 何雨柱现在香江,已经有了一间三层楼的大酒楼、两间各有几十张座位的中餐馆。不用说生意怎么样,就是这些他和娄晓娥早年间提前买下来产权的房子,目前的价值就已经是飞速飙升。 摆摆手,郑晓宝说着“别感谢我,我还欠你们东西呢”,就走了出去。 何雨柱觉得很茫然,但娄晓娥已经控制不住地低泣起来。 不多时,郑晓宝拎着她十几年前托付给自己看管的那个提包,重新走了回来。 把提包放在茶几上,郑晓宝微笑着坐了下来:“娄姐,你自己打开看看。十几年了,我从没拉开过这个提包的拉链。” 泪水奔涌而出,娄晓娥一边用颤抖着手拉开拉链,一边哽咽着说:“我的好兄弟,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?” 何雨柱拍拍她的肩膀,轻声安慰着说:“晓娥,晓宝现在也很牛,别说这样的话。” “说你是傻柱。”娄晓娥埋怨着说完后,从里面依次拿出来黄鱼、翡翠、和田玉等物。 “不是说不信任晓宝的意思,这些东西,都是我家的传家宝啊。”娄晓娥摩挲着这些物品,激动不已,“这是我的,是我们家的,也是咱们的命根子啊。” 许久,何雨柱好容易安抚住了娄晓娥,转头对郑晓宝说:“晓宝,这样吧。你的生意做得怎么样我也不问了,香江那边,你挑一个买卖,算是我的一份情意。” 郑晓宝连忙摆手:“好家伙!你这也太大方了。柱哥,真的不用。要这么说的话,其实当初我也不是非要帮你,是事儿赶事儿,凑着巧的。” “无论怎么说,晓宝,你收下一份。”娄晓娥坚持着说。 郑晓宝肯定不能接受,娄晓娥干脆地拿起一个翡翠镯子,要去找冉秋水。 “别啊,娄姐。”郑晓宝连忙阻止。 “这是我们姐们儿的事,你别管。”娄晓娥的话刚说完,冉秋水走了进来。 听到这样的事,她肯定不能接受:“晓娥姐,晓宝都解释过了。” 不待她说完,娄晓娥就板着脸,把镯子给她戴在了腕子上:“都是一家人,不分那么细。” “我戴着这个也不方便啊。”冉秋水为难地说。 “那就收起来,想看的时候,拿出来看看,就当是看到你娄姐了。”娄晓娥坚持着说。 “那好,”郑晓宝见双方争执不过,就找个折中的办法,“这大院里,只要你们愿意,随时回来住。” “逗我呢吧?”何雨柱打趣着说,“不是说这片儿要拆迁吗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