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9章 因为他值得-《德云小师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如果说,此刻在场的两千多人里,只有一个人知道胡炎是怎么做到的,那这个人只能是李青。
    确实,他知道。
    而且方法很简单,小师叔就是靠脑子硬记的。
    门口那条路,前后就走过两次。
    第一次,刚来那会儿,他们坐在车里一扫而过。
    第二次,确定了洗新内容,爷俩相跟,又去溜达了一趟。
    然后,没了。
    甚至在路上小师叔都没有记,等回到后台,没多大工夫,他就把贯口现攒了出来。
    自己帮着润色字词,小师叔便抓紧时间记忆。
    整个过程,简简单单,清清楚楚,半点不玄乎。
    可正因为这样,才让李青心里看小师叔,也跟看怪物似的。
    出发前几天新攒的一千多词儿,今天临时洗的一千多词儿,前后加起来可是几千的新词儿呐。
    可结果呢?
    小师叔不但没有“吃栗子”,贯起来,那叫一个利索,简直跟嘴里跑火箭似的溜。
    细思极恐呐。
    他这脑子到底是咋长得?
    李青承认,自己有把小师叔脑子扒开来瞧一瞧,看一看的冲动。
    真的。
    这种冲动,貌似还越来越强烈!
    胡炎半点没有察觉到,自己亲爱的搭档,已经把目光从自己脸上,转移到了脑袋上,他就这么一脸微笑的看着台下,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掌声。
    尤其看到那几位领导,带头热烈鼓掌,整个状态跟之前明显不同。
    不自觉的,放开了,放下了。
    即便穿着西装,也渐渐融入到了晚会的氛围当中。
    胡炎不虚伪,心里很有几分满足感。
    艺人行当,本就是伺候人的手艺。
    再没有什么,比把自己的衣食父母伺候好了,更让艺人感到满足的吧?
    领导也罢,老板也成,普通的观众依然。
    人家只要花了钱,捧了场,那就不能让人家白白破费。
    简单的逻辑,艺人生存的法则,也是胡炎从艺的原则。
    当然,对于眼前这效果,他倒没有多大的意外。
    拍马屁,没什么好与不好的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拍好的。
    既有讲究,更需要能耐。
    自己今晚这一场,从观众们不知道多少代以前的老祖宗,也就是原始社会开始拍起,到奴隶社会,到封建社会,一路拍呀拍的,拍到了现在。
   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,他全给勾搭进去了。
    又从十几万平方公里,一个巨大的河省,一路拍回到平顶市里,最后拍到他们家门口,就差拍他们脸上了。
    自己也不是干拍,巧妙的用贯口形式,把所有东西串连起来,既展现了相声这门传统手艺的魅力,又恰好挠到了观众们的痒处。
    这应该算是拍得很不露痕迹吧?
    所以……担待吧。
    就这段活儿,里头花的心思,下的工夫可不少了。
    自己爷俩作为艺人,都把力气卖到了这份儿上,观众们要还不给掌声,那是不是太不够意思了?
    当然,人家很够意思,反响很不错。
    同样,这也代表着,自己也总算没有丢祖师爷的脸。
    全部贯口表演完,也意味着垫话全部结束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