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几小时后。 抱龙峪火箭发动机试验区,指挥中心。 马昱山快步来到李仁平面前,立正,然后大声汇报: “报告李总,011号发动机已经安到920-3试车台,所有机械接口和管路连接确认无误。” 监控大屏幕上,巨大的YF-177正稳稳盘踞在920-3号试车台的支撑构架上,粗壮的喷管斜指向下方深邃的金属导流槽。 在周围的工作塔架上,身着工装的工程师们正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与复核。 李仁平站在指挥台前,目光扫过屏幕上的实时数据和多个角度的监控画面,满意地点点头: “好。按流程,开始点火前各子系统最终检查。” 说罢,他顿了一下,语气也变得比刚才轻松了不少:“老马,你们的动作……很利索嘛。” 马昱山则露出狡黠一笑,自豪地回答道: “不瞒您说,920-3号台还在施工收尾那会儿,我们测试团队就已经拿着YF-177和YF-90的设计资料和操作手册,在模拟系统里反复演练过很多次,为这还专门弄出来过一个木质的结构模型……等会儿带您去看看。” “另外,这套新试车台从控制系统到管路布局,都做了深度优化,很多操作步骤比老台子简化了一大截,准备时间自然就省下来了……” “……” 李仁平却没有立刻接话,而是把目光落在旁边一块显示燃料系统状态的子屏幕上。 沉默几秒过后,话题陡然一转:“老马,带我去看看燃料储存和供应系统的情况。” “燃料系统?”马昱山显然愣了一下,“控制中心这里就能看到基本参数,压力、温度、流量、液位……” “我知道。”李仁平打断他,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,“但我还是想亲自看看管区终端的数据,更直观些。” 说是“想去看看”,可领导发话,显然不是请求而是要求。 因此,马昱山虽有些意外,但还是立刻应道:“好的李总,我马上安排……不过燃料管区在试验区另一端的地下,需要换防护服。” 李仁平挥挥手示意自己知道。 马昱山旋即转身准备带路。 十几分钟后,一行人来到试验区深处一栋不起眼的建筑,通过严格的门禁系统,接着进入更衣区换上特制的阻燃防静电防护服和头盔。 地下通道的灯光略显冷白,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绝缘材料的气味。 打开厚重的气密门,便是抱龙峪试验区的燃料管区中心。 这里的功能有点像是现代舰艇的轮机舱—— 虽然控制中心可以直接操作与各试车台相连的燃料系统,但管区终端还是能看到更加详细和直接的数据,并且还肩负着备份操作和应急处突的职能,因此这里始终维持着一个值班班组 中央控制台上,几名值班工程师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。 看到李仁平和马昱山等人进来,值班班组长立刻起身: “李总!马主任!” 李仁平抬手向下压了压:“你们忙你们的,正常工作。” 随后走到中央控制台旁,盯着那些闪烁的数据流和复杂的系统图看了起来。 马昱山见状赶紧上前介绍: “与跟920-3号试车台相配套的这套燃料系统,也是全新设计和建造的,可以使用冻结-融化法将把液氢从标准沸点进一步冷却至三相点,从而让氢推进剂浆态化成为‘氢浆’。” 李仁平当然清楚这些。 实际上,这也正是他专门要求前来的原因。 YF177是华夏第一次使用浆态化的氢作为燃料,而无论是六院还是抱龙峪,此前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。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屏幕上实时显示的液氢贮罐数据。 温度读数赫然是13.15 K远低于液氢的标准沸点20.28 K,甚至比三相点还要略低些。 旁边的电容值显示为45.93079 pF。 这是通过精密电容法测量固氢含量的关键参数之一。 屏幕上还有另外几项动态指标: 比极化率:1.00536 固氢含量:36.8% 密度: 0.085 g/cm 显冷量:58.3W …… 完全符合YF177对燃料的需求。 第(1/3)页